為幫助家長緩解育兒焦慮,提升家庭教育質量,3月30日,宣城市宣州區(qū)教體局主辦的宣州家長大學堂2025年第一場報告會在宣城市實驗小學煙雨路校區(qū)開講。本期主題聚焦“輕松做父母 從容育良才”。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張敏受邀作輔導報告。現(xiàn)場500多名家長參與,同時3000多名家長全程觀看了線上直播。
張敏的報告緊扣實際,運用了大量身邊的案例,通俗易懂,淺顯直觀。她從“樹立正面身份”“調整注意力方向”“改變語言模式”“構建和睦關系”四個方面幫助家長梳理科學育兒路徑。
張敏認為家長首先要完成由“糾錯者”到“引路人”的角色轉變。許多例案證明,家長因過度焦慮而陷入糾錯者角色會削弱教育的效果。家長必須建立好“正面身份認同”,相信自己是孩子成長的支持者而非掌控者。
在談到調整注意力方向時,張敏認為,家長要放大孩子的優(yōu)勢而非緊盯其短板,充分幫助孩子調整注意力方向;要多肯定、贊賞和鼓勵孩子的動機、做事的過程、付出的努力和代價、得到的成長和具體結果等,幫助孩子樹立“經得起考驗的自信”。
張敏強調,家長與孩子交流中語言模式非常重要。家長要多用“成長型對話”替代“否定式溝通”,采取積極性和建設性的問句引導孩子關注更美好的事物,比如把“你怎么這么笨?”換成“孩子,你肯定能學會!”。
最后她就構建和睦關系談了體會。她指出,愛只有表達出來,才能滋養(yǎng)關系,滋養(yǎng)生命。呼吁家長們多用健康的方式來解決家長與孩子間的沖突與差異,摒棄惡語相加,刺痛對方的極端做法,更加杜絕使用冷暴力。
報告會通過現(xiàn)場互動、情景模擬等方式,拉近了講師與家長的距離,幫助家長更深入地融入到親子“角色”互換,提升了大家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的認知。
(王剛、龔建光)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