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宣城市工業學校與安徽同凱環能泵業有限公司在企業生產車間內隆重舉行了“智能制造裝備技術專業校外實訓基地”揭牌暨校企合作簽約儀式。涇縣縣委組織部、涇縣經濟開發區、涇縣人社局、涇縣科技商務工業信息化局、涇縣工商聯、涇縣泵閥行業協會等相關領導出席,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安徽同凱環能泵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指出,在當前科技高速發展、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業對高素質專業人才的需求愈發迫切。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實訓基地,是公司著眼長遠發展的戰略考慮,此舉不僅能為學生提供真實的企業實踐場景,幫助他們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緊密結合,快速成長為行業所需的實用型人才,同時企業也能在這一過程中吸納更多新鮮血液,為自身的創新發展注入活力,真正實現校企雙方的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該校黨委書記劉朝陽表示,此次校企合作是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進產教融合的重要舉措。他強調,學校一直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己任,此次與企業深度合作,正是學校積極響應國家產教融合政策的生動實踐。學校將充分利用企業的先進設備、豐富實踐經驗等資源,進一步優化實踐教學環節,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實踐操作能力,為智能制造裝備技術專業學生未來就業和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熱烈的掌聲中,校企雙方代表共同為“智能制造裝備技術專業校外實訓基地”揭牌。基地成功揭牌標志著校企雙方在人才培養、實踐教學等方面邁出了實質性的關鍵一步,實訓基地將成為學生接觸真實生產環境、提升專業技能的重要平臺,也將為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注入新的活力。
涇縣縣委組織部副部長陳祥對此次校企合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指出,校企合作是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加速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政府將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為校企合作提供政策保障與全方位服務支持。近年來,涇縣積極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大力發展智能制造等新興產業,而人才是產業發展的核心要素。此次宣城市工業學校與安徽同凱環能泵業有限公司的合作,將為涇縣泵閥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他希望校企雙方能夠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持續拓展合作領域,不斷提升合作質量,打造成為校企合作的標桿典范,為涇縣經濟社會發展源源不斷地輸送優秀技術人才,助力地方產業生態蓬勃發展,實現經濟發展與人才培養的良性互動。
該校智能制造裝備技術專業首屆高職學生已于3月3日進駐安徽同凱環能泵業有限公司,開展實踐性教學,計劃于7月底結束。此次校企合作簽約儀式的成功舉行,是該校與安徽同凱環能泵業有限公司共同努力的結果。校企雙方將以此次合作為契機,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培養更多適應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時,該校也將繼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進產教融合,為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做出更大貢獻。
(通訊員:俞京 蔣凱樂)
責任編輯:李志慧